以下是中美关税战对不同行业企业债务的影响:
制造业
- 消费电子:加征关税后综合税率超100%,苹果AirPods、iPhone组装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订单流失严重,营收减少,同时为转移产能至东南亚,资本开支超预期,债务压力增大。
- 机械设备:工业母机、工程机械等企业面临美国客户砍单,开拓替代市场周期长,资金回笼慢,而企业运营和前期投资需要资金支持,可能导致债务风险上升。
- 汽车及零部件:电动大巴等对美出口关税成本大增,订单转移,企业收入减少。零部件供应商因利润率较低,受关税打击更大,可能面临资金链紧张,增加债务违约风险。
- 半导体:光刻机、EDA工具等进口受阻,国产替代又面临技术瓶颈,研发和扩产需要大量资金,如中芯国际7nm以下工艺研发延迟,资本开支超预期,债务负担加重。
服务业
- 物流运输:中美跨境物流量下降,像鄂州机场国际货运产能闲置,企业收入减少,而机场建设等前期投入大,债务偿还压力凸显。
- 金融:港股、中概股遭外资抛售,部分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减值,如汇丰银行等损失巨大,影响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,对有美元债的金融机构,再融资成本飙升,债务风险上升。
农业
- 中国农业: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,国内相关企业转向巴西、智利等市场,短期内面临价格波动和供应链调整成本。一些依赖美国大豆等原料的企业,可能因原料价格变化和供应不稳定,影响资金周转,增加债务压力。
- 美国农业:美国大豆、玉米等对华出口受阻,农民收入减少,部分农户面临破产风险,农业相关企业订单减少,营收下滑,偿债能力下降。
能源化工
能源化工企业进口美国页岩气、乙烷等原料成本飙升,如乙烯成本增加2000元/吨,炼化板块亏损扩大,利润遭挤压,偿债能力变弱,而企业维持运营和设备更新等仍需资金,可能导致债务问题恶化。
纺织服装
美国占中国纺织出口21%,84%关税使半数中小厂商退出市场,企业订单减少,收入降低,同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120天,资金回笼缓慢,为维持运营,短期借款激增80%,债务风险加剧。